多神崇拜的社會,樹有樹神,床也有床神。民間信仰的床神是女性,所以叫做「床母」,本省人以七月七日為「床母生」,要祭祀嬰兒神「床母」,她是兒童的保護神,通常有小孩的家庭,在孩子十六歲以前都要拜床母。
床母的由來,據說說是這樣的:古時候有個書生叫郭華,去參加秀才的考試。路過蘇州,住在旅館中,晚上出去買扇子時,竟和賣扇子的姑娘一見鍾情,當夜兩人便成了夫妻。不料郭華竟暴斃於床上。賣扇的姑娘很可憐郭華的慘死,又怕被親戚鄰居知道,就把他的屍體埋在自己床下。後來這個賣扇的姑娘竟懷孕了,十個月以後產下一子。為了安撫郭華的靈魂,她經常地用酒菜在床上焚香祭拜。有人問她為什麼這樣作。她說是拜床母可使孩子長得快,從此便有人認真的倣效她拜床母。也有人認為賣扇的姑娘拜的是情夫(即台灣話的「契兄」),所以拜床母就是拜「契兄公」。
據說這個「以訛傳訛」的床母生日就在七夕。本省人將十六歲以前的孩子稱為「花園內」,均受床母的保護。所以在這天,這些少男少女,都要從下午六點起,在自己的寢室供祭床母,供品要有雞酒油飯,並燒床母衣(木刻衣服圖案之金紙),以拜謝床母保護幼兒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床母」在夜晚照顧著新生至十六歲這階段的小孩子們,人們在每逢初一、十五或年節都要拜床母,以示感恩,而孩子滿十六歲那天則要再謝謝床母十六年的辛勞。據說,睡夢中的嬰兒,有時微笑、有時皺眉,是床母在教導著嬰兒,而嬰兒的胎記就是床母怕認錯小Baby時所留下的記號呢!
拜床母
俗信以為母親生產嬰兒的床上有床母,床母是新生兒的守護神,是保護養育小孩長大的。產後做三朝、六天、十二天及滿月,以後每節日或祖先崇拜祭禮時都要「拜床母」,直到嬰兒十六歲成人。[1]據說嬰兒睡時會笑會哭,都是床母弄的,父母親如果虔誠的祈求床母,則嬰兒受到保護,可以很順利的愛撫養長大。
拜床母時,以油飯、雞酒、芹菜、古菜,放在床中間燒香拜拜,「銀紙」燒完後就必須趕快收起來,如此床母才會勤於照顧小孩,為什麼必須快點將祭品收起來。台俗俚語罵人懶惰是「食飯爛〈緩慢〉做事憚〈懶惰〉」意思是吃飯慢的人,也是懶惰的,所以要給床母吃快點,使它能勤於照顧小孩。拜床母時,母親所祈求的有很多種。
留言列表